• 首页
  • 研究所简介
  • 科学研究+
    科研方向
    科研成果
    科研项目
    科研动态
  • 科研设备
  • 科研团队
  • 硕博之家+
    学生成员
    学生风采
  • 国际交流
  • 招聘信息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装配大赛
  • 首页
  • 研究所简介
  • 科学研究
    科研方向
    科研成果
    科研项目
    科研动态
  • 科研设备
  • 科研团队
  • 硕博之家
    学生成员
    学生风采
  • 国际交流
  • 招聘信息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装配大赛
  • 科研方向
  • 科研成果+
    论文
    专利
    软件著作
  • 科研项目+
    国家级项目
    其他主要项目
  • 科研动态

科学研究

  • 科研方向
  • 科研成果+
    论文
    专利
    软件著作
  • 科研项目+
    国家级项目
    其他主要项目
  • 科研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科学研究» 科研方向

科研方向

日期:2020-06-04

  精密/超精密/微小型机械加工技术:面向复杂微细结构件和高性能复合材料,开展了精密/超精密多能场复合加工新工艺、新装备及其能量场耦合的智能控制技术研究。研发了车铣复合超精密加工设备,研究了加工精度补偿与控制策略、原位检测以及复合加工的推广适应性相关技术。
  代表性的研发成果如下:

  下面两幅图代表电火花、电化学、等离子体不同能量场的加工:

  精密机械系统装配理论及性能预测技术:开展了面向装配的形状误差建模与评价、非线性非均匀力学接触状态分析、误差模型与CAD理想模型的无缝集成等技术研究,形成了精密机械系统最大熵装配理论体系,研发出带有制造误差的装配性能预测分析软件,为实现量化装配参数和工艺优化奠定基础。
  精密/微小型机电结构自动化智能组装系统技术:开展了高精度对位技术、复杂异构零件的可靠夹持与释放技术、基于视觉与力反馈的调整技术、异质表面图像处理与快速识别技术、智能型装配单元控制系统技术等,研制出多台高精度柔性自动化装配设备与控制系统。
  3D复合增减材技术:开展了脉冲激光送丝熔覆机理与仿真、脉冲激光送丝工艺、熔覆质量控制方法、3D增减材设备设计与研制等技术研究,研发了脉冲激光送丝沉积与铣削复合加工机床。探索了送丝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304沉积效果的影响规律。
  数控技术及应用,特殊用途装备研制及相关理论研究:典型实例:船用外侧壁清洗机器人研究。采用嵌入式结构开发了具有吸附力可调、无线指令与图形传输、轨迹自动规划、行走自动纠偏与避障的船外侧壁清洗机器人,研究了图像识别、无线高速信息传输、轨迹自动规划等理论与实现技术;负重外骨骼机器人研究,包括:负重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和搬移托举助力外骨骼机器人。开展了负重行走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,以及负重效率的评价理论研究。

  空间机器人在轨装配关键技术:开展了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总体技术、空间抓捕目标的特征识别、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的动力学模型与控制、多臂机器人的协同控制、基于Simulink Multibody的数值仿真、硬件在环内的半物理仿真实验方法和在轨虚拟装配仿真技术的研究。

 
学校主页 学院主页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
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微小型制造技术研究所版权所有
地址: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:100081
京ICP备 10019879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44号